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、蔡慧茹台南報導】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,糧食安全在面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時刻成為重要課題。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2012年已展開保種復育工程的構思,結合專家學者、政府部門的指導,以及執行花東六級產業鏈計畫的經驗,發現挽救種原流失,將能成為農業永續的新契機。台灣部落原鄉小米遺傳多樣性,兼具環境適應、糧食自給與經濟生計的潛力條件,加上攸關部落文化的維持,創新小米復育的行動成為當務之急。慈心基金會保種十年有成,在建構了原鄉小米保種SOP後,原鄉農友感動分享任重道遠鬥志昂揚的保種心路,期望能在原鄉適種保存,成為世代相傳永續不息的使命。
氣候的變遷對農作物逐漸造成影響,全球糧食安全成為國際間關注的焦點,而聯合國分析小米能抵禦氣候變化的重要性,因此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。小米能在嚴酷乾旱的條件下生長,在其他穀物收成欠佳時,小米可成為當地的主要穀物,也是重建糧食系統的關鍵。
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,小米的種植大多已被其他作物取代,甚至在原住民部落中,小米的主食地位也都逐漸下降,種原也瀕臨消失。但是,台灣原住民的生活中,仍保有相當多元的小米文化傳統。因此,台灣也對原住民小米文化的復育展開行動,同時探討小米對農友生計與糧食自給的永續發展。
2012年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舉辦「農民保種運動」研習會,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教授指出「藏種於農」的重要性。郭教授表示,農民在田間種植、選種、留種,明年再種,每年這樣堅持下去,才能夠有適合將來新氣候的新種原出現,種原庫也才有繼續經營擴大的意義。有鑑於環境氣候變遷劇烈,想要解決糧荒,必須找出適應氣候變遷,促進生物多樣性以及改變農業食物系統的作物變得刻不容緩。
2015年慈心基金會受國發會委託執行「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」開啟了部落經濟的扎根工作;2019年慈心基金會更進一步在台東縣金峰、太麻里、大武、達仁等南迴四鄉,以在地傳統作物「小米」凝聚一群志同道合者,結合品系多樣化、生態多樣化及原住民傳統智慧文化的精神,布局與串連產業鏈的支持,小米復耕展現新局。2022年慈心與種苗場合作發表完成建構的小米保種標準作業流程,針對小米種原流失的主因,提供種原改善與完善的分享機制,真正做到「藏種於民」。
今年為了響應2023國際小米年,5月15日由台中種苗改良繁殖場和慈心基金會共同舉辦「原鄉小米經濟種原保存觀摩分享會」。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,基金會協助將部落原民的小米種原送至種苗場,由種苗場檢定發芽率,更新種原,傳遞保種知識。雖然有許多品系發芽率極低,但仍有125個小米品系被種下(93品系發芽),而且調查農藝性狀後,未來,農友將帶回小米採收的80%的優良種子,於部落中種植;剩下的則留在種苗場暫時冰存,以待需要時再釋放回部落。此次觀摩分享會,繪製了不同品系的小米,分別說明其在食物(醃料、主食、吉拿富、釀酒)、保健(坐月子、醫療)和祭祀等用途,傳達了小米除了經濟外,同時顯現更深刻的文化復育和傳承的內涵。
馬太鞍的農友分享,種過了小米才知道天敵環伺,難度超高,而這個「難」正是部落的責任和使命,唯有不斷的正視困難和嘗試解決問題,才能讓小米真正回到日常生活裡,世世代代深刻的留存小米釀造與食用的部落文化。還有農友分享24年前的種子,雖然發芽率極低,但是長輩見到不易留存下來的種子發芽,仍感動到熱淚盈眶。農友謝藍保分享,慈心基金會夥伴問他:「你覺得豐收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?」農友回答:「我會莫名其妙地說聲謝謝,但很奇怪的是……我並不是為我的勤奮豐收謝謝,好像是在對某種存在的賜予敬意致謝感恩。」慈心也感謝協力夥伴與農友的支持,在小米復育保種的漫漫長路中,彼此繼續真心相伴。